
心理学效应|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它能使我们对其他人的知觉产生失真。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就是假定对方于自己有相同之处,通俗的说就是“以及推人”“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2022-07-06 1105 阅读

心理学效应|跳蚤效应
“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生物实验,生物学家往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轻易的就跳出来了。再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结果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最后,这只跳蚤变的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
2022-07-06 965 阅读

心理学效应|踢猫效应
在心理学上,“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里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
2022-07-06 1043 阅读

心理学效应|苏东坡效应
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因此,“人贵有自知之明”。社会心理学
2022-07-06 990 阅读
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它阻碍了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这使得人们不能灵活运用知
2022-07-06 850 阅读
生态位法则
生态位法则原指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大自然中,凡存在者就有自己的“生态位”,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
2022-07-06 1335 阅读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生物理论强调,所有行为——包括社会行为,可以用个体的生物本质,如遗传特性、本能及生理方面的原因加以解释。很显然本能论的解释缺乏科学性,因此尽管有人对此很热衷,但众多的心理学家并不认可它。可
2022-07-06 2045 阅读
社会惰化
所谓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另也叫社会干
2022-07-06 1903 阅读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微信咨询
1852286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