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实操课程导学 | 精神分析心理咨询中的阻抗

发布时间:2025-07-24 来源:听心教育心理网 67 阅读
公益低价心理咨询,每次100元,需满25岁,每天3个名额,预约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一、精神分析心理咨询中的阻抗是什么?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并非总是积极主动地配合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相反,他们可能会以各种方式抵触、逃避或无意识地妨碍心理咨询的进程。这种现象被精神分析学派称为“阻抗”。阻抗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理解人类心理防御机制、深入探索潜意识内容的关键路径。

“阻抗”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对意识内容的抵抗。他发现,在自由联想过程中,来访者常常会出现迟疑、沉默、话题转移或遗忘等现象,这些行为阻碍了潜意识内容的浮现。

在《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著作中,弗洛伊德指出,阻抗是一种由心理防御机制驱动的行为,其目的是保持内心冲突的无意识状态,避免焦虑和痛苦的情感浮现。

阻抗的形成与精神分析的核心假设——潜意识和内在冲突密切相关。人类的心理活动并非完全理性和可控,潜意识中存在大量被压抑的欲望、创伤和冲突。这些内容一旦被唤起,可能引起强烈的焦虑或痛苦,因此个体会本能地加以抵抗。

弗洛伊德认为,阻抗是“自我”对“本我”冲动的防御性反应,是防御机制运作的外在表现。通过阻抗,个体试图维持心理平衡,避免面对痛苦的内在真实。

二、阻抗的表现形式

阻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明显的行为逃避,也包括更为隐秘的情感和认知反应。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阻抗类型:

1、言语阻抗

沉默:来访者在谈话中突然沉默,似乎失去了话题或不知所措。

话题转移:在接近某个核心问题时,来访者会突然跳转到其他无关话题。

含糊其辞:使用模糊、笼统的语言,避免具体细节的披露。

忘记重要内容:遗忘某些约定、梦境或重要事件,常常是一种“选择性遗忘”。

2、情感阻抗

冷漠或漠视:对咨询过程缺乏情感投入,表现出表面上的“无所谓”。

敌意或挑衅:对咨询师表现出怀疑、否定甚至攻击的态度。

理性化:用理智的解释掩盖情感本质,避免情感的表达和体验。

3、行为阻抗

迟到或缺席:频繁迟到、临时取消会谈,是最常见的行为阻抗之一。

不遵守咨询安排:不做家庭作业、不遵守约定、对咨询建议置之不理。

依赖与回避交替:时而黏附咨询师,时而疏远回避,形成“拉扯”关系。

4、移情阻抗

来访者将过去重要他人(如父母)的情感投射到咨询师身上,这种移情本身是分析的对象,但也可能成为阻抗的来源。例如,来访者把咨询师当作“批评的父亲”,从而产生防御情绪,不愿暴露脆弱。

三、阻抗的心理机制

阻抗并非有意识的反抗行为,而是深层心理机制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防御机制的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否认、投射、合理化等,在面对潜意识冲突时自动启动。阻抗正是这些机制在咨询情境下的集中体现。

例如,一个因童年被忽视而内心充满愤怒的来访者,可能在谈及家庭时表现出强烈的冷漠或健忘,这实际上是压抑机制的结果。

2、自我与本我的冲突

“本我”是欲望和冲动的载体,而“自我”承担调节与现实的功能。当咨询逐渐触及潜意识内容时,“自我”为了维护稳定,会激活阻抗来对抗本我内容的浮现。

3、超我的干预

“超我”代表内化的道德和社会规范。当来访者的欲望与超我规范冲突时,超我会通过内疚、羞耻等情绪引发阻抗。例如,有性困扰的来访者可能在谈话中频繁地自责或羞于启齿。

四、如何识别和处理阻抗

1、保持敏感和接纳的态度

咨询师应当对阻抗保持敏感,但不应急于对抗或“打破”它。阻抗本身是来访者保护自我的方式,必须给予尊重与理解。

2、使用解释技术

通过温和、适当的解释,帮助来访者意识到阻抗的存在,并探索其背后的心理意义。例如:

“我注意到你刚才谈到父亲时突然沉默了,这让我好奇是否这个话题对你来说有些难以开启?”

3、处理移情与反移情

咨询师应不断觉察自身的反应(反移情),理解其与来访者阻抗之间的互动。例如,当咨询师感受到强烈的沮丧或无力时,这可能是来访者抵抗探索某些议题的信号。

4、创造安全的咨询氛围

阻抗的出现往往反映来访者对被理解、被接纳的渴望与恐惧。咨询师通过稳定的态度、无条件积极关注,有助于降低来访者的防御。

五、阻抗的个案分析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个案片段,用于展示阻抗在实际咨询中的表现与处理。

案例背景:

来访者L为30岁女性,因长期焦虑、睡眠障碍前来咨询。在咨询过程中,L频繁迟到,并在谈及婚姻问题时多次转移话题。

咨询片段:

咨询师:“今天你又迟到了几分钟,我注意到这已经是连续第三次了。”

L:“对不起,我最近真的很忙,公司事情太多了。”

咨询师:“我理解工作繁忙,但我也好奇,是否有一些其他的原因让你不那么想来这里?”

L(沉默片刻):“……可能吧。每次来之前我都会有点紧张。”

咨询师:“这种紧张可能和我们要谈及的内容有关,比如之前你提到的婚姻问题?”

L:“可能是吧。我总觉得谈这个没用,反正也没法改变什么。”

分析:

L的迟到和对婚姻话题的逃避,是典型的行为与认知阻抗。通过温和的提问和情绪接纳,咨询师帮助L觉察到自己的不安和无力感,引导其逐渐面对内心冲突。

听心教育心理咨询师实操班招募中,3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全程带领,让你从心理小白成长为可独立做个体心理咨询的合格心理咨询师,课程咨询:18522868098 (同微信)。

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咨询答疑:18522868098(同微信)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