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是直接引起、维持、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驱力,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有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动机。当需要得到满足,达到一种平衡,动机就会下降,之后又会出现新的需要,为建立新的平衡,又会产生满足新需要的动机来达到新的平衡。
例如,正常人需要与人交往,会产生与人交往的需要,当与人交往过多时,人又有独处的需要,产生独处的动机,维持一种平衡。如果没有强烈的需要,个体的动机也就无从产生。人们通常在和动机相似的意义上来应用这一概念。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二者是有区别的,当个体的需要处于原始状态时,由于需要的目标还未被个体发现,此时的需要不能属于动机的范畴,只能作为动机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当外界的事物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从而能引起个体有方向和有选择的目标行为时,这种具有一定指向性的需要才能转化为动机。
更多心理学知识请多多关注心理学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