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医学上又称之为“神经性厌食”。从字面上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属于精神科领域的一种进食障碍。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出于对体重和体型的过分关注,通过疯狂节食和运动等手段,有意降低体重,甚至远低于正常标准。
厌食症有多可怕?
2006年11月,年仅18岁的巴西知名模特安娜·卡罗琳娜·雷斯顿死于厌食症和败血症。据法医报告称,身高1.74米的安娜临死前体重仅40公斤。此次事件在时尚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一时间选用模特以削瘦为美的标准备受谴责。2007年,13岁起就饱受厌食症折磨、体重仅33公斤的法国模特伊莎贝尔·卡罗,以干瘦如柴的形象拍摄了一系列号召警惕厌食症的公益广告。她用亲身经历向公众传递了厌食症的危险信号,并发起了轰动一时的“无厌食症”活动。
厌食症患者会用极端的方式盲目减重,会造成人体内分泌和代谢的紊乱。轻者出现营养不良、女性出现闭经,严重患者会出现恶病质状态、机体衰竭从而危及生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有5%~15%的厌食症患者最终会由于多种器官功能衰竭,继而引发感染或死于心脏并发症等。作为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厌食症的可怕之处在于会逐渐蚕食人的内心,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最终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目前厌食症的发病年龄及性别特征在国内外基本相似。多见于13~2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其发病的两个高峰期为13~14岁和17~18或20岁,男女比例仅为1∶10。除此之外,厌食症在高社会阶层中比低社会阶层中更为普遍,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要高于农村。
更多心理学知识请多多关注心理学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