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效应|烂瓜子效应

发布时间:2022-07-07 来源:听心教育心理网 1264 阅读
公益低价心理咨询,每次100元,需满25岁,每天3个名额,预约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烂瓜子效应”来自于我们日常的吃瓜子体验。我们在吃瓜子时,尽管吃了不少的好瓜子,但只要最后吃到了一颗烂瓜子,那么这次吃瓜子的体验就会全然改变,就会给人留下吃烂瓜子的不好印象。因此,人们就形象地称它为“烂瓜子效应”。

在印象管理心理学中,人们把在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消极否定性的人格特质引起的月晕效应现象,称之为“烂瓜子效应”。在与人交往时,如果我们对人的态度99%都是好的,只有1%的态度不好,但对于与我们交往的人来说,这1%不良态度却等于100%的不良态度,从而形成了坏的印象。这正如日常所说的,“一百个好,有时还抵不上一个恼”。

事实上,印象形成的原因极为复杂。一个人印象的形成并不完全按知觉规律进行的,人们的期待、需要、观念等常常起着比知觉到的真实特质还要重要的作用,即印象形成有着自己的形成模式,主要有中心性特质模式,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相比较而言,加权平均模式更能解释一个人印象形成的规律。加权平均模式认为,一个人的印象形成并非简单地按累加或平均模式进行的,而是由这个人的特质加权的平均值决定的。

那么,影响一个人的特质加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主要有前后关系效应、消极否定效应、最初与最近效应、定型与分类效应、内隐个性观效应。这里所讲的消极否定效应就是烂瓜子效应。在一个人的印象形成中,积极肯定的特质与消极否定的特质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些极端的消极否定特质起着更大的影响作用。

更多心理学知识请多多关注心理学智库

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咨询答疑:18522868098(同微信)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