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森选择法则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7-01 来源:听心教育心理网 1008 阅读
公益低价心理咨询,每次100元,需满25岁,每天3个名额,预约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霍布森选择效应对我们的启示在于: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道理很简单,任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反感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 上进行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前途。一个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环境,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改变就必须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霍布森选择效应对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

如果我们,特别是管理者用这个别无选择的标准来约束和衡量别人,必将扼杀多样化的思维,从而也扼杀了别人的创造力。

在“霍布森选择”中,人们自以为做出抉择,而实际上思维和选择的空间都是很小的。有了这种思维的自我僵化,当然不会有创新,所以它更是一个陷阱,让人们在进行伪选择的过程中自我陶醉而丧失了创新的时机和动力。

另外,霍布森选择法则对教育者的启示:

新课改增加了探究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追根溯源地去探索、求证知识的发展过程。新教材也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机会从事思考研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拥有主动探索的经历。

然而在实际的探究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总是千方百计地对学生进行暗示。总是在学生兴高采烈地对问题进行探究时,不断地提示、不断地纠正学生的错误,于是全体学生在教师的不断提示下顺利地得出了正确结论。

教师的这种做法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陷入了“霍布森选择法则”的困境,与新课改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避免扮演霍布森的角色,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自主、探究的空间。

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咨询答疑:18522868098(同微信)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