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定理

发布时间:2022-07-01 来源:听心教育心理网 730 阅读
公益低价心理咨询,每次100元,需满25岁,每天3个名额,预约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和谐定理,是说在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和谐的程度,与彼此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关怀的程度成正比。

社会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有不同就是有差异,而差异又难免发展为矛盾。而一旦有了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难免走向对立或对抗。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一旦形成对立对抗,被管理者就只会与管理者为敌,就不会有做好工作的努力。所以,管理学的第四定理,必须界定管理者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达成和谐的规律。这就是关系的和谐定理。

组织成员相互关系的和谐的程度,与组织成员对于不同成员在地位、作用上的差距的认同和维护努力程度正相关。

在这个定理中包含有两个普遍的事实和四个更为具体的推论:

两个普遍的事实

1、差距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完全相同的人走到一块不能构成组织,只能是毫无合力的乌合之众。

2、存在不同和差距的人走到一块,形成合力的前提是这些人都理解差距、认同差距、维护差距。理解差距、认同差距、维护差距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认同差距的成员总会努力寻求改变所存在的差距,这就不免发生对立对抗了。如果有人图谋寻求改变这种差距,维护者与图谋者就形成了对立对抗,组织成员相互关系的和谐也就不存在了。

四个更为具体的推论

1、组织目标对组织成员个人意志目的的包函关系的存在,是组织成员相互关系和谐的前提。具有这种包含关系,组织成员之间才能在利益上达成一致。

2、组织成员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沟通理解,也就没有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关怀。通过沟通让组织成员理解并认同了差距的合理性,彼此之间才会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关怀。

3、一套公开透明、上下认同、系统完整、行之有效的游戏规则,是大规模组织中成员相互关系和谐的基础。公开透明、上下认同、系统完整、行之有效的游戏规则,就是组织成员统一意志行为的工具。
4、组织成员在利益上的对立和冲突越明显,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达成和谐的难度就越大。利益上的对立和冲突,会把对立、冲突两方的意志行为分裂成为不同的两个方向,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向。

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咨询答疑:18522868098(同微信)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